中秋节,这个词儿在《周礼》里头首次见到,那时候还没成为大家熟知的节日。等到了唐朝,这一天才正式定下来。到了宋朝,中秋节可火了,跟元旦一样重要,成了咱们除了春节之外的第二大节日。
咱们的老祖宗把农历八月叫做“仲秋”,因为它正好在秋天的中间。八月十五这天,因为是“仲秋”的正中,所以就叫“中秋”。中秋节还有好几个别名呢,比如“八月节”、“月节”、“团圆节”,都是因为这一天月亮特别圆,象征着家人团聚。
说到团圆,中秋节晚上,家家户户都会做一种象征团圆的小饼子,里面包着甜甜的糖和香香的芝麻,外面压着月亮和兔子的图案。大家一起吃月饼,赏月,还有的地方会舞草龙,砌宝塔,过得热闹极了。
中秋节还有个传说,说是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,热得不行。后羿这位英雄就上了昆仑山,射下了九个太阳,救了大家。他的妻子嫦娥,因为一场误会,吞下了不死药,飞上了月亮。后羿想念嫦娥,就在中秋这天摆上了她爱吃的食物,希望在月亮上的嫦娥能感受到。民间也跟着学,希望能得到平安和幸福,从此,中秋拜月就成了传统。
这就是中秋节的故事,每年这个时候,我们都会想起这些古老的传说,感受那份思念和团圆的情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