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公元685年,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君士坦丁四世不幸早逝,留下了他年仅16岁的儿子查士丁尼。年轻的查士丁尼二世继承了父亲的王位,但他的性格残暴且任性,这使他在模仿伟大祖先的道路上走得太远。他的野心和独断导致了民众的疏远,最终导致了伊拉克略王朝百年基业的崩溃。
刚登基时,查士丁尼二世面临的局势还算乐观,阿拉伯人愿意和平共处,向拜占廷进贡。这让他有机会将注意力转向巴尔干半岛。688年,他发起了对斯拉夫人的大规模攻势,收复了萨洛尼卡,并迫使他们臣服。他甚至将斯拉夫人迁移到小亚细亚的荒废之地,以恢复生产和加强国防。
但查士丁尼的移民政策并不仅限于斯拉夫人。他同样对居住在叙利亚边境的马尔代特人实施了这一政策。这些山民熟悉山地战术,曾帮助拜占廷抵抗阿拉伯人的入侵。和平后,查士丁尼二世却将他们迁移到内陆和沿海地区,并在基齐库斯附近建立了新城,命名为查士丁尼城,导致塞浦路斯的许多城镇荒废。
查士丁尼的政策虽出于国家利益,却给人民带来了灾难,使他失去了民心。691年,与阿拉伯的战争再次爆发,查士丁尼二世亲自上阵,却遭遇惨败。斯拉夫士兵集体叛变,投靠阿拉伯,成为敌军的助力。查士丁尼二世侥幸逃生。
在宗教政策上,查士丁尼二世也采取了对抗罗马教皇的立场,甚至试图将教皇抓捕到君士坦丁堡审判,这激怒了东方的民族,罗马和拉温那的民众保护教皇,使查士丁尼的使者无处可逃。
查士丁尼二世的性格使他树敌无数,他的两位近臣斯蒂芬和塞奥多布斯的残忍和贪婪,使得不满的声音被无情镇压。莱昂提图斯,曾在亚美利亚战争中立功的将领,也因被诬陷而在狱中煎熬了三年。他发誓要报复查士丁尼。
695年,莱昂提图斯趁着军事上的机会,发动叛乱,迅速得到民众支持,攻占了君士坦丁堡,迫使查士丁尼二世退位。莱昂提图斯在公众面前对查士丁尼实施了鼻刑,这在拜占廷是对失败者的极大羞辱。之后,查士丁尼被流放到克里米亚半岛的克尔松城。
然而,莱昂提图斯作为皇帝的表现并不比查士丁尼二世好,三年后他也被推翻并遭受了同样的命运。提庇留二世成为了新的皇帝。
在克尔松的流放生活中,查士丁尼二世从未放弃,他的心中充满了复仇的欲望。他开始策划逃离克尔松,重返权力的巅峰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权力的游戏是残酷的,即使是皇帝也不能逃避命运的轮回。请记住我们的网址,更多精彩故事,尽在儿童故事-童话故事大全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