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古代,龙不仅仅是一种神秘的生物,它还是氏族的象征,一种力量的代表。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,这些图腾可能是动物,也可能是植物,甚至是一些无生命的物体。这些图腾不只是标志,它们还被视为祖先的化身和守护神。
据说,在中国的远古时代,许多氏族都将龙视为自己的图腾,包括那些传说中的黄帝和炎帝的后裔。但这些记载大多出现在龙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的时代,所以它们可能带有一些夸张和修饰。专家们认为,所谓的龙图腾实际上可能是蛇、鳄鱼或蜥蜴等动物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动物的形象逐渐与其他原始宗教信仰中的动物崇拜融合,最终形成了我们所知的龙的原始形象。
到了商代,龙的形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,它开始有了角。这些角的形状多种多样,有的像长颈鹿的锥形角,有的像绵羊的后卷角,还有的像花冠或羚羊的角。这些变化反映了商代人对角的特殊崇拜。他们给原本没有角的龙加上了角,因为他们相信角具有神性,能够连接天地。加上角之后,龙的形象就不再局限于任何一种动物,它变成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神兽。商代的艺术家们还将其他动物的特征融入龙的形象中,使得龙看起来更加神奇和独特。这些经过艺术加工的龙,与我们今天所熟悉的龙的形象已经没有太大的区别,只是在某些细节上有所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