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腿

在宋朝的黄金时代,赵普担任了宰相这一重要职位。他的智慧和胆识,让他在朝堂上声名显赫。

有一回,赵普向皇帝提议,推荐一位他认为合适的人选担任官职。宋太祖瞥了一眼奏折,眉头紧锁,显然对这个推荐人物并不感冒。他没多说什么,只是把奏折丢了回去。赵普似乎早有准备,他轻轻拍去奏折上的尘土,又把它收进了衣袖。

第二天,赵普再次提交了奏折。太祖一看还是那个人,脸色顿时沉了下来,断然拒绝了。到了第三天,赵普依旧毫不气馁,又递上了奏折。太祖这次真的生气了,他怒斥道:“我就是不想提拔他,你又能如何?”说完,他把奏折撕得粉碎,扔到了地上。

赵普却依旧泰然自若,他回答道:“刑罚用来惩戒罪恶,赏赐则是对功臣的奖励。这是自古以来的不变道理。而且,刑赏应属于国家,不应受个人情绪影响。”太祖无言以对,气愤地退回了内宫。

赵普并未急躁,他耐心地将撕碎的奏折一片片拾起,然后才回到家中。过了三天,赵普没有再提交奏折,太祖的情绪也逐渐平复,甚至有些得意。他以为赵普终于放弃了。

然而第四天,赵普又提交了一份奏折。太祖一看,这份奏折竟是用碎片拼凑而成的。他仔细一看,内容依旧是推荐那位官员。原来,赵普花了三天时间,终于将奏折完整地拼接起来。太祖无奈,只得同意了赵普的请求。

赵普与宋太祖的关系源远流长,他们曾是平民时期的好友。赵普年轻时并未受过多少教育,但当他成为宰相后,太祖鼓励他读书。赵普虽感到力不从心,但仍坚持不懈地学习。每天工作结束后,他都会闭门读书,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。他的勤学使他处理政务时更加果断、高效。赵普去世后,家人发现他一直阅读的是《论语》,这让人想起他的名言:“半部《论语》治天下。”

赵普之所以能从平民走向高位,关键在于他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。正如关汉卿所说:“我是那蒸不烂、煮不熟的铜豌豆,无论遇到什么困难,我都能挺过去。”这种精神,让他在任何挑战面前都显得无比坚强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博物话本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gushi.bowuhua.com/lishi/6523.html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