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知道吗?在古代中国,有个名叫韩信的将军,他用一种巧妙的方法来数他的士兵。当皇帝刘邦好奇地问他有多少兵时,韩信说:“排成三人一队会多出一个,五人一队会多出两个,七人一队会多出四个,十三人一队会多出六个……”刘邦听了直摇头,完全搞不懂。
那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吧:假设有一支不超过一万人的军队,如果按照五人、九人、十三人、十七人一队来排,每次都会多出三个人。你猜这支军队到底有多少人呢?
先别急,我们得找出5、9、13、17这几个数字的最小公倍数,这个数字是9945。然后我们再加上3,答案就是9948人!
还有一本古老的中国数学书籍《孙子算经》,里面也提到了一个类似的问题:“有一些东西,数目不明,三个三个数剩下两个,五个五个数剩下三个,七个七个数剩下两个,你能猜出这些东西有多少个吗?”
答案是23个。这本书的解法是这样的:“三个三个数剩下两个,就记下140;五个五个数剩下三个,就记下63;七个七个数剩下两个,就记下30;把这些数字加起来,得到233,然后用210减去它,答案就出来了。如果是三个三个数剩下一个,就记下70;五个五个数剩下一个,就记下21;七个七个数剩下一个,就记下15,答案也就出来了。”
关于《孙子算经》的作者和确切的写作年代,我们无从得知。但据研究,这本书不可能是晋朝之后的作品。这意味着中国人比西方早发现了这种解题方法。因此,这种问题的解法和它的推广被称为“中国剩余定理”。在现代的抽象代数学中,中国剩余定理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。
这就是中国剩余定理的故事,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学问题,更是一段历史和文化的传承。希望这种新的表达方式能让这个故事更加有趣和易于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