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渊明退隐到乡下之后,有个好学的少年来请教他:“陶老,您的学问真让人佩服,小时候您是怎么学习的?我想听听您的经验。”
陶渊明听了,先是捂着脸笑了起来:“世上哪有什么学习的秘诀啊,真是可笑!”
但他很快变得严肃,认为不能只是笑笑就算了,应该好好引导年轻人。他对那少年说:“学习没有什么捷径,只有一步一个脚印。俗话说得好,‘书山有路勤为径’,勤奋学习才能进步,懈怠就会退步。”
那少年听了,还是一头雾水。陶渊明就带他到自己耕种的稻田边,指着一株稻苗说:“你蹲下来仔细看看,这苗子是不是在长个呢?”少年照做了,但怎么看也看不出苗子在长。他站起来告诉陶渊明:“看不出来它在长。”
陶渊明问他:“真的没长吗?那春天的小苗怎么变成现在这么高的?”
少年摇头,表示不懂。陶渊明耐心地解释:“这苗子是时时刻刻在生长的,只是我们看不见而已。学习也是这样,知识是慢慢积累的,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察觉不到,但只要坚持不懈,就会从一知半解变得渊博。就像有句话说的,‘勤学如春苗,不见其增,日积月累’。”
然后,陶渊明又指着河边的一块磨石问:“你看那磨石,为什么会有马鞍形的凹陷呢?”少年回答说:“那是被磨出来的。”
陶渊明又问:“你见过它是怎么一点点被磨成这样的吗?”少年摇头说没有。陶渊明接着说:“这是农人每天磨刀、磨镰、磨锄,年复一年,慢慢磨出来的,不是一朝一夕的事。”
少年心里想,陶老这么说磨石,是什么意思呢?陶渊明看出了他的疑惑,继续说:“从这磨石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,那就是:‘辍学如磨刀之石,不见其损,日积月亏。’一旦停止学习,知识就会慢慢流失。”
听完陶渊明的话,少年顿时明白了,深深感谢陶渊明的教诲:“谢谢陶老的指点。”说完,他又请求陶渊明留下一句话作为纪念。陶渊明欣然提笔,写下了:
勤学如春苗,不见其增,日积月累;
辍学如磨刀之石,不见其损,日积月亏。
陶渊明的教诲充满智慧。每个孩子的成长都像是这样,有的像春天的苗子,每天都在长大;有的像磨刀石,每天都在损失。今天的我们是昨天的积累,而今天的努力将会塑造我们的明天,孩子的成长尤其如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