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古代,孔子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在他的旅途中遇到了一次有趣的争论。当他前往东方的途中,他发现两个小男孩正在激烈地讨论一个问题。孔子好奇地停下车,走向他们,温和地问:“孩子们,你们在辩论些什么呢?”
“老师,我们在讨论太阳。”第一个孩子急切地回答。“我觉得太阳一出现就离我们很近,但到了中午就远了。”第二个孩子则坚持相反的观点:“不,我认为太阳一开始很远,等到中午才接近我们。”
第一个孩子不服气地说:“看,太阳初升时像个巨大的车轮,而到了中午就缩成了一个小盘子。难道不是因为远处的东西看起来小,近处的东西看起来大吗?”第二个孩子立刻反驳:“但是,早晨的太阳凉爽宜人,到了中午却热得像火一样。这难道不说明远处的东西给人带来凉意,而近处的东西让人感到炙热吗?”
两个孩子异口同声地请求孔子作出裁决。但这个问题对于孔子来说并不简单。由于当时的科学知识尚未发展,他无法解释孩子们观点的局限性,也就无法判断谁对谁错。孔子沉默了。孩子们忍不住笑了起来:“大家都说你博学多才,无所不知,原来你也有不懂的事情啊!”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即使是最伟大的智者也有知识的局限。我们必须从多个角度看问题,才能克服片面性,深化理解,发展全面的思维。生活就像风筝的线,有时会断掉,但我们总能找到方法,让它再次飞翔。
<<返回上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