亚述神话

亚述神话

  亚述人是闪族的一支,他们尽管征服了巴比伦人,但基本上完整保留了巴比伦的文化传统。在文学上,亚述人不仅保留了原巴比伦文学精华,还用楔形文字刻下了珍贵的作品,并制成泥板文献,存入书库,因而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学作品得以重见天日,这基本上应归功亚述人。亚述的神话作品也基本上是巴比伦的翻版或仿作。最著名的神话传说是关于战神伊什塔尔与亚述王拔尼巴的故事。当时伊什塔尔已从一个普通的女神上升为最重要的神,她甚至置于天神安努之上,当亚述王拔尼巴准备与劲敌伊兰国王特尤曼作战前,去朝拜伊什塔尔,求其庇护,伊什塔尔热情相助,使亚述王精神振奋、斗志高昂,最后终于获得全胜。这个故事表现亚述王英勇顽强、智斗敌人的事迹。

  有关塞米拉米丝女王的传说是亚述流传最广的故事。那是很久很久以前,幼发拉底河上游暴发了洪水,一些鱼群被冲上了岸,这时有两条大鱼发现水面上浮着只白鸟蛋,便将它推到了岸边。一只白鸽飞过此,将这只蛋叼走,它找到一个地方开始孵蛋,不久蛋壳破裂,从里面钻出一个少女面、鱼身体的迪丽基吐神。这位女神深得众神喜爱,她后来生下一个女婴,因其长象似人,而遭众人指责,就被其母扔至荒野。尼尼微的主神巴雅维斯拾到女婴,便派一群白鸽饲养女婴,后一些牧人发现女孩,又将女孩抱回村庄,牧人们叫她塞米拉米丝,即小白鸽。在一次尼尼微盛大的婚礼节上,出落得楚楚动人的塞米拉米丝被一位王家骑兵队长买走。一年后,国王的军机大臣米努吐斯将军发现了这位美女,又将其买走,他爱上了这位姑娘,不久就和她成了亲。但姑娘表面假装奉承,心里却琢磨着控制将军的权势,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战胜敌对者,并想以此博得国王赏识。终于,在亚述攻打巴克吐利时久战不克,塞米拉米丝女扮男装来到军中,亲自带队从侧面攻克敌人的堡垒,她的成功引起国王的注意,最后被国王招为后妃。她的丈夫闻讯自杀身亡。而塞米拉米丝无动于衷,她正为自己的阴谋得逞而庆幸。做了王妃后,她巧施美人计、独得国王恩宠,并生子伊那斯,然后她一步步算计自己怎样取得国王的政权。不久,她终于想出一计,她故意疏远国王,以激起他的欲火,一天夜晚,国王心急如火,他向王后百般求情,塞米拉米丝看准时机已到,便要求国王允许她掌权三天,国王答应了她的要求。第一天平安无事,第二天,王后便发布了一道指令,即逮捕国王,然后又将之杀死。从此塞米拉米丝做了亚述的女王,也是最凶残的女王。她用美貌征服国民,用勇气征服邻邦,然而在与印度交战时出师不利,大伤元气。回到国内,儿子伊那斯又欲谋篡权,女王用尽手段,并想用和伊那斯结婚来感化儿子,不想她中了伊那斯的圈套,最后只得交出王,流落异乡。因主神比布鲁斯怜其孤寂,将她召回天国,让她变为一只白鸽,成为亚述的一位神灵。

  塞米拉米丝是传说中的亚述女王,她勇敢超群,智慧过人,是亚述帝王的代表。关于她的传说流传很广,不仅在亚述国众人皆晓,而且在希腊也是知名的人物,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的著作中曾记录过她的传说。至于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众说纷纭,但无论怎样,亚述人写这个故事是为了表现他们英明强大的君主,反映亚述帝国最辉煌,最不可一世的历史时期。这个故事实际上是首英雄赞美诗,如同苏美尔人、巴比伦人写《咏吉尔伽美什》一样,亚述人用塞米拉米丝女王的传说来展现自己国家及民族的强盛。

  古希伯来人属于闪族的一支,在公元前 3000 年左右生活于幼发拉底河流域一带。约公元前 1500 年,他们侵入迦南地,这就是后来巴勒斯坦的地区,这些人被称为希伯来人,意为“从河那边来的人”。希伯来人性格强悍,而迦南人虽文化较高但性格柔弱,当他们侵入时,很快就把当地人征服,而在文化上则与它同化了。后来希伯来人因饥荒而迁尼埃及尼罗河一带。多年后他们不堪忍受埃及法老的压迫,在摩西率领下逃出埃及,并再入迦南。不久希伯来人进入分裂的士师时期,这时部落各自为政,他们在士师(即军事酋长)率领下既抗击被征服的迦南人,又对付地中海一带的非利士人。非利士人较为勇敢,并已使用铁制武器,他们曾一度攻占迦南西南部城市,并将迦南改称“巴勒斯坦”,意为“非利士人的土地”。公元前 11 世纪,希伯来人先后在南北建立起两大部落,南方称犹太部落,北方称以色列部落。可是不久犹太部落首领大卫很快又统一南北两方,并把非利士人赶出境外,大卫成为希伯来民族的统一者和奠基人。大卫死后,他的儿子所罗门继位,在此期间,希伯来发展到鼎盛时期,所罗门还把耶路撒冷建成为都城,这里由他修建的神殿后成为犹太教教徒崇拜的中心和神圣的象征。所罗门死后,希伯来人发生分裂,加上强大的埃及国的支持,使统一的民族又重新分为犹太国和以色列王国。公元前 722 年亚述人灭了以色列,公元前 586 年新巴比伦帝国灭了犹太国,并劫走了五万多犹太人去巴比伦做奴役,其中还包括王公贵族,这便是著名的“巴比伦囚徒事件。”到波斯人征服巴比伦后,才把这些囚徒放回巴勒斯坦。又经几百年的战乱,公元 70 年后,罗马人征服西亚沿海,希伯来民族的历史最终结束。

  由于“逃出埃及”和“巴比伦囚徒事件”,使希伯来人遭受了极大民族灾难和耻辱,当他们饱经沧桑,摆脱巴比伦人的奴役之后,他们开始探究自己民族惨遭不幸的原因,同时也把灾难归之于希伯来人违背了上帝亚卫(即耶和华)的旨意,因而被天罚惩。在古希伯来人的原始宗教中,就把亚卫视为最高崇拜对象。他们早先崇拜多神教,亚卫是众神之王。由于“囚徒”事件的发生,希伯来人开始把亚卫视为唯一的真神,他们认为只有信奉这唯一的神上帝亚卫,希伯来民族才能摆脱一切苦难,国家才会安定强盛,人民才能幸福美满。于是把亚卫视为唯一崇拜的犹太教开始形成。犹太教是一神论思想。随着其信仰崇拜范围扩大,犹太教的祭司们也制订、编撰了一系列服务于宗教的教义书。为了充实宗教内容,解释其教派创立形成,以及教规法令等,祭司们收集了自公元前十三世纪以来的希伯来历史传说、神话、英雄故事、宗教教规及国家法令等情况,其中包括历史文献和口传文学。这些资料汇总为犹太教的经典著作《旧约》,其意为“上帝亚卫与犹太人订的圣约。” 《旧约》为后来基督教的形成创造了条件。基督教是从犹太教分出的教派,但它传播到西方以后,与希腊晚期和拉丁文化合流,同时基督教在罗马帝国时代广为传颂,后扩展到西方及其它国家。而犹太教因犹太人几经迫害,被流散各地,因而始终未能成为一个长期统一的民族的宗教,随着基督教势力的扩大,犹太人和犹太教多遭迫害。以后伊斯兰教又传遍西亚各地,犹太原教则仅限于以色列国。但《旧约》为基督教吸收后,与他们新订的《新约》合称为《新旧约全书》,统称《圣经》。《新约》是基督徒的创作,用希腊文写成,它产生于公元 1 世纪左右,所以不属希伯来文学范畴。

  《旧约》成书于公元前 12 世纪左右至公元前 2 世纪,它是希伯来民族历史文化的文献总集。全书分为 39 卷,按内容分为律法书、历史书、先知书、诗文集 4 个部分。作为文学作品,它包括神话、传说、诗歌、谚语、故事、箴言以及小说,是世界文学中珍贵的经典作品,它对世界文化及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博物话本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gushi.bowuhua.com/shenhua/5227.html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