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我们来重新诠释这段故事,赋予它新的生命和情感。
“嗨,我是林曲,很荣幸能成为你的新同桌。请多指教!”
杨陶抬起头,眼睛因为刺眼的午后阳光而微微眯起。她审视着老师安排给她的新伙伴。他身穿一件简洁的T恤,头发整齐地修剪成2号标准长度,脸上挂着真诚的微笑。杨陶心想,他看起来像是个踏实可靠的人。
她并不期待什么童话里的王子,但能有一个这样的同桌,也算是一种小确幸。杨陶在心里这样告诉自己。
“我叫杨陶,以后就请多多关照了。”
话音刚落,她就又趴回桌上,继续望着窗外的梧桐树发呆。她没有再说什么,毕竟她向来言简意赅。这是杨陶的风格。
“杨陶?这名字挺有趣的。说起来,我还挺爱吃杨桃的。能借用一下你的手机吗?”林曲打破了沉默。
“在课桌里,自己拿。”杨陶回答得漫不经心,目光依旧停留在那棵梧桐上,仿佛她的话语是随风飘散。
林曲在杨陶桌上的零食堆中寻觅,终于找到了手机。他轻轻拨打了一个号码,很快,另一端的手机响了起来。几声铃响后,手机又被放回了零食的海洋中。杨陶对这一切视若无睹,继续沉浸在她的梧桐世界里。
教室里的阳光逐渐拉长,变得更加温暖。
就这样,高中生活的第一天,在清脆的放学铃声中画上了句号。
回宿舍的路上,杨陶拿出手机,想给妈妈打个电话。意外地,她发现通讯录里多了一个新名字——小曲儿…
滴滴,滴滴,手机传来了林曲的消息。
“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什么来着?”
“哦,谢谢。你在忙什么呢?”
“写作业。”
“原来如此。我本想找你聊聊天的,看来不太合适,你继续忙吧。”
“其实也无所谓,我正无聊呢,边写边聊也挺好。”
就这样,杨陶的每个夜晚都伴随着林曲发来的信息。他们的对话从作业开始,以一声温柔的晚安结束。他们可以聊到数学,谈到远方的战争,从流行音乐聊到宇宙的奥秘……
然而在学校,他们依然是那对话不多的同桌。杨陶觉得这是一种特别的纽带。
有一天,杨陶的好友凌问她:
“你是不是对林曲有点意思啊?天天都在和他发信息。”
“怎么可能!你想多了,我怎么会喜欢那个‘小平头’呢?”
“好吧,我就是随口一问。对了,学校附近新开了一家饰品店,放学后一起去看看?”
杨陶答应了凌,但她的心思已经飘到了别处,她在想林曲。
我绝不会喜欢上那个小平头的。杨陶这样对自己说,却不自觉地微笑了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