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很久以前,齐国有个姓国的富翁,而宋国则有个穷困的姓向的家庭。姓向的听闻姓国的财富故事,便远道而来,希望学习致富之道。
姓国的分享了他的秘诀:“我之所以能够积累财富,全赖于我懂得‘偷’这门艺术。仅仅一年,我就不愁吃穿;两年后,我已小有积蓄;三年之后,我拥有广阔的土地和满仓的粮食,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户。自那以后,我开始慷慨解囊,帮助了许多邻里。”
姓向的误解了这个概念,认为‘偷’指的是字面上的盗窃。他回到家后,开始四处偷窃,但很快就因为盗窃被捕,不仅赃物被追回,他之前的积蓄也被没收。
姓向的认为是姓国的的欺骗导致了他的失败,于是他愤怒地回到齐国,质问姓国的:“你为何欺骗我?我按你说的去偷,怎么就触犯了法律?”
姓国的听后大笑,询问姓向的的偷窃方式。姓向的详细描述了他的行窃过程,姓国的听后既气愤又觉得好笑:“唉,你真是误会大了!你完全没理解我所说的‘善于偷盗’的真正含义。让我来详细解释给你听。我们都知道,四季更替,大地孕育着丰富的资源,我所说的‘偷’,其实是指利用这些天时地利。我利用雨露和山林的资源,让我的庄稼茁壮成长,建造美丽的房屋。在陆地上,我能捕获飞禽走兽;在水域,我能捕捉鱼虾龟鳖。这些都是自然界的恩赐,并非我原有的财产。通过辛勤劳动,我从自然中获得了财富,这当然不算犯罪,也不会带来灾难。但是,金银珠宝、粮食布匹都是他人辛苦积累的财富,如果你不劳而获,那就是犯罪了。你因偷窃而受到惩罚,这又怨得了谁呢?”
姓向的听后羞愧无言。
这个故事告诉我们,智者知道如何通过勤劳的双手,从大自然中获取并创造财富;而愚者则试图通过非法手段,贪图他人的劳动成果,最终只会自食其果。